上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论文答辩完成,这把年纪了,竟然有些紧张,好在答辩老师年龄不比我小,还说的过去,幸亏花了好几天的时间仔细阅读论文,准备答辩词和ppt,问题回答的应该没问题,至于会不会过关,全凭老师是否给面子了,我还是很希望能拿到一个计算机的学位。
从2022年秋开始到现在,也有3年时间了,这三年时间完成了2个国开专升本的专业,拿到了2个学历,于是我有3个本科学历了,如果再拿到一个学位,那我就有双学位了。当然我最初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协助进入工作状态,因为每天浑浑噩噩就是干不了一点活,与其虚度光阴,不如拿个学历,本来想报英语专业,但是完全在线学习没有这个专业,于是就报了个金融,一个专业有点轻松,于是下个学期就报了个计算机。通过这个国开的学习,确实帮助我进入了工作状态,于是这三年我完成了软件新版本的开发,网站新版本的替换,看上去还是有点拿得出手了。另外我也发现混学历还是可以的,如果真学起来,比如英语专业什么的,那还是会耽误工作,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。
我的心情依然是比较愉快,因为这两个专业都按学院的时间规划顺利完成了,补考的一门课肯定没问题,答辩也做了,学位英语也一次性通过,说明我现在的英语水平比08年还是提高了一点,上一回我考了两次才过。这三年时间没有虚度。我对于学历其实是有点执念的,觉得拿个硕士、博士下来才有面子,然而接下来我可能要暂停学业上的追求,而全身心投入工作了,因为现在进入工作状态已经不需要国开的协助,如果读一个研究生,时间还真不够用,所以未来3年,我计划专心做软件产品,这辈子既然做软件做了这么久,总得有一个拿的出手的作品。
这段时间我也研究了一下传统行业,比如奶茶店,发现任何行业都是2/8定律,赚大钱的仍然是少数人,多数人也就混个温饱,甚至亏损的也很多,投资几十万,坚持几个月,亏本退出不在少数,想赚大钱,要么开个大饭馆,要么发展自己的连锁,不管哪一样都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,而门槛低的行业性价比仍然比不上高科技,劳心者治人,劳力者治于人。对于做投资来说,你会发现成功的创业者投资成功率要远高于普通人,一方面成功的创业者有更准确的认知,另一方面也有更多的本金。
人要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发展,要从他人的经历中学习经验和教训,要有信心,要勇于突破,雷军说了一句话很有意思,”年年难过年年过,一年过下来还不错“,成功者无非就是多经历了一些挫折而已,挫折多了,便凤凰涅槃。当然成功者不傻,不是莽夫,不要让自己陷入困境,不过谁会认为自己傻呢,时也命也运也。
昨天看了一个纪录片,采访一位叫李秀波的普通的有点成功的创业者,自小父母双亡,初中未毕业,目前有一个比较成功的自动化设备生产工厂,他说以前给别人打工的时候,有一次拿了公司的货款8000块赌钱,亏光了,又跟他姐要了5000块,亏的只剩400块,他想好了假如亏光就自我了断,然后非常神奇的是之后就连续从400块到1.6万,好像上天在盯着他一样。这种事我是相信的,因为我也曾经历类似的,冥冥中似乎上天确实在眷顾一些人,如果把人生的成功单纯归结为是自己的努力,是不科学的。人生五十而知天命,古人诚不欺我。